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相关问题 _医学前沿
时间:2020-12-09 06:00:17出处:国内外试管医院阅读:
前言
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指通过处理精子、卵子、胚胎,达到生育目的一系列临床和实验室技术,是医学/生殖生物学的巨大突破。
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**试管婴儿诞生以来,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已经走过40年历史。
2010年Robert G.Edwards博士获得了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辅助生殖发展,获得了高度认可。
相关技术的发展历史
一、人工授精技术
1、夫精人工授精技术:1790年
2、供精人工授精技术:1844年
3、首次报道使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成功:1953年
4、湖南医科大学1981年建立精子库,并在1983年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成功
5、IvI、ICI、IUI
二、体外受精——胚胎移植技术
IVF-ET:20世纪60年代、1978年7月25日、1988年3月、同年6月
超促排卵技术的发展:
自然周期、促性腺激素、降调节、GnRH-a、GnRH-A、COH
取卵及移植技术的发展:
腹腔镜手术下、超声引导下取卵,最初采用经腹部——膀胱——卵巢途径、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术
胚胎移植:轻柔、抑制宫缩、位置
三、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显微受精技术
1、借助显微操作系统将精子注入卵母细胞的胞质中
2、主要应用于严重男性不育症、和IVF受精失败的患者
3、1992年,比利时应用IcsI技术,世界上**妊娠成功并分娩
4、1996年10月,中国**IcsI试管婴儿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诞生
5、相关技术:睾丸切开显微取精术
四、植入前遗传学诊断(PGD)/植入前遗传学筛查(PGS)
1、PGD是指父母有己知遗传病基因,对胚胎进行致病遗传因素的检测,挑选正常健康的胚胎,其目的是阻断相关遗传病在家系内的进一步传递
2、PGS是对胚胎进行遗传学筛查,挑选正常、健康的个体,筛查内容不局限于特定致病遗传因素,还包括非整倍体的筛查。其目的是提高子代的质量和IVF/ICSI的***
3、1990年Handyside团队报道了世界上**PGD的成功
4、活检技术的发展打开透明带的方法:机械法、化学法、激光法
5、活检细胞:第一、二极体和第三天的卵裂球单细胞活检辅助生殖发展,囊胚滋养层细胞。囊胚液的可能
五、基因组学检测方法的发展
1、荧光原位杂交(FISH)、比较基因组杂交(CGH)、基于芯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(Array CGH)、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(SNP Array)以及实时定量PcRNGS(下一代测序技术):又称高通量测序,以高输出量和高解析度为主要特色,能一次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读取,在提供丰富的遗传学信息的同时,还可**降低测序费用、缩短测序时间的测序技术
2、2014年9月19日,是世界上第一例利用单细胞基因组扩增技术MALBAC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
六、冷冻保存技术
1、冷冻什么:精子、卵子、组织和胚胎
2、为什么要冷冻:提高每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,避免再次超促排卵;避免严重OHsS的发生;生育能力保存,建立精子、卵子库
3、2004年意大利诞生了世界**冻卵、冻精、冻胚胎“三冻”试管婴儿,2006年我国**“三冻”试管婴儿在北京医科大学诞生
4、冷冻方法:程序化冷冻、玻璃化冷冻
5、配子冷冻:精子、卵子
七、胚胎培养及衍生技术
1、胚胎培养技术:卵裂期胚胎、D5-D6的囊胚(同步、着床率、发育潜能、宫外孕、PGD)
2、卵细胞胞浆置换技术:适应症、1998年、2004年武汉、2016年墨西哥;多国禁止该技术的临床应用
3、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(IVM):1991年Cha等获成功,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预防0HSS,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后卵细胞的成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