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管婴儿技术正酝酿千亿级市场 _医学前沿
时间:2020-12-09 03:50:17出处:国内外试管医院阅读:
编者按
2010年《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》显示,中国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.5%~3%攀升到12.5%~15%。随着环境污染、生育年龄推迟、生活压力等原因,不孕夫妇人数每年还在以5%的速度不断增加,2016年我国不孕症患者人数约为5000万。有临床数据统计显示,不育患者中至少有20%的夫妇,必须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才能实现生育。我国生殖辅助技术已走过30年,然而,虽然我国的试管婴儿技术早已日趋成熟,且受益于技术的家庭越来越多,但人们对技术本身始终不甚了解。中国妇女报·中国女网记者近日采访多位专家,以期揭开试管婴儿技术的神秘面纱。
□ 中国妇女报·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
自1988年我国大陆**试管婴儿诞生以来,我国生殖辅助技术已走过快速发展的30年。从古至今,“为人父母”都是每个家庭最朴素的愿望,而前不久由北医三院和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****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应用30年庆典以“筑梦新生”作为大会主题,也正契合了每一个家庭对孕育孩子的“梦寐以求”。
与我国生殖辅助技术已取得巨大成就,以及社会对生殖辅助技术需求量不断增多的现状相反,人们对生殖辅助技术仍不甚了解。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相比有何不同?试管婴儿技术成功概率是多少?什么样的操作会对身体产生伤害?如何面对技术中所产生的伦理考量?……在我国生殖辅助技术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,诸多问题均需要更全面而深刻的探讨。
不断扩大的“不育不孕”群体
今年的“母亲节”是30岁的小许最充满期待的一个“母亲节”,很快,她将成为一位“新妈妈”。作为试管婴儿技术的受益者,这是小许第2次移植成功,如今腹中胎儿已满35周。
结婚4年,小许和爱人一直没有孩子。早两年,尚算年轻的小许并不怎么在意,然而周围朋友陆续当了父母,两人才开始着手备孕,但孩子一直没有降临这个充满期待的家庭。“去医院一查,医生说我卵巢功能不行,基础卵泡数量太少,受孕难。”医生的诊断,让小许和爱人走上了“试管婴儿”这条路。
两年来,小许在北京某公立医院共接受两次第一代试管婴儿(体外授精-胚胎移植)手术。 “第一次取到5颗卵子,最终受精3个,冷冻胚胎2个,移植2个,结果却都生化了。第2次所有程序重复再来,最终有2个胚胎移植成功。”小许告诉中国妇女报·中国女网记者,然而手术存在多种可能:“胎儿发育到11周时胎停了一个,现在腹中只剩下一个宝宝。” 为了要这个孩子,小许前后花了6万多。
今年34岁的陶女士很羡慕小许的成功。2015年6月,小陶走进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,一晃已过三年。在排队等待叫号时,陶女士跟记者笑称自己是“试管老司机”:“一溜病例本看过去,别人的也就二三厘米厚,我的病历本厚度是她们的两倍。”而这已是她的第二本病例。
十几年前,“试管婴儿技术”还人人称奇。如今,小许和陶女士的“同路人”已越来越多。
据中国人口协会、国家计生委2010年《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》显示,中国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.5%~3%攀升到12.5%~15%。随着环境污染、生育年龄推迟、生活压力等原因,不孕夫妇人数每年还在以5%的速度不断增加,2016年我国不孕症患者人数约为5000万。
有临床数据统计显示,不育患者中至少有20%的夫妇,必须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才能实现生育。
试管婴儿技术已国际领先
虽然我国的试管婴儿技术早已日趋成熟,且受益于技术的家庭越来越多,但人们对技术本身始终一知半解。
“试管婴儿是不孕不育的**治疗技术,在传统方式不能解决的前提下,试管婴儿是一种更好的选择。”原北医三院医学博士、北京云医互联科技有限公司CEO程李涛这样认为。
目前,在程李涛看来,单纯以第一、二代技术做比较,我国很多医疗机构已达国际领先水平。
下一篇: 试管婴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