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辅助生殖技术迎来而立之年 _医学前沿
时间:2020-12-08 21:30:18出处:三代试管阅读:
【聊健康】
从筚路蓝缕到站上高峰
我国辅助生殖技术迎来而立之年
作者:乔杰(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)刘平(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)
当前,由于环境污染、生育年龄推迟、生活压力等原因,人类生育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,越来越多家庭面临生育难题。世界卫生组织预测,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,不孕不育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。
30年前,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呱呱坠地。30年来,经过我国几代科学家不懈努力,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生殖健康事业的发展,不仅惠及个人和家庭,还能起到和谐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。同时,也为实现优生优育、提高人口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遭遇不孕不育难题人群不断扩大
当下,因不孕不育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。一方面,这与生活水平及知识水平提高有关,越来越多不孕不育的夫妇选择就医,但另一方面,育龄夫妇生育能力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。
国家卫生计生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不孕不育率已经从30年前的1%到2%,攀升至目前的15%到20%,平均每8对夫妇中,就有一对夫妇存在不孕不育问题,且这一人群还在不断扩大。
光明图片/视觉中国
调查发现,越来越多的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,把生育年龄定在30岁之后,但就生育能力来讲,年龄因素至关重要。“30岁前不想要,30岁后要不到”是很多不孕患者的真实写照。
的确,从优生学来讲,女性**的生育年龄是20岁至30岁,30岁以后,优质卵子的数量会逐渐减少。如果到了35岁,卵巢功能开始衰退,卵子出现老化,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盆腔炎症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,这些,都是导致不孕的常见原因。有的夫妻因此感情破裂,家庭解体,甚至酿成悲剧。因而,越来越多人将希望寄托于辅助生殖。与此同时,自2016年1月1日起,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,不少家庭有了再生育子女的意愿。但是,这些人群中不乏高龄夫妇,他们所面临的生育问题更加复杂,也正是因为这样,他们对辅助生殖的需求更加迫切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分娩的婴儿高达20万人。
我国走在国际生殖健康事业前列
虽然我国的辅助生殖学科起步较晚,比发达国家晚了足足10年,但发展迅速,目前已走在国际前列,特别是在试管婴儿技术上,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截至目前,全国具有资质能够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已经超过450家,其中能够开展体外受精—胚胎移植的医疗机构有350家,能够开展胚胎种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医疗机构已超过40家,从事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的专业人员逾万人,全国医疗机构每年实施的辅助生殖技术超过70万例。
1988年3月10日,中国试管婴儿技术先行者张丽珠教授怀抱中国内地**试管婴儿。资料图片
30年来,我国生殖医学和辅助生殖技术不断进步,目前平均临床妊娠率约为40%辅助生殖技术,活婴分娩率达到30%至35%,已达先进国家平均水平。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、着床前胚胎遗传学诊断、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成熟技术和人类生殖储备等先进技术都已开展。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有450家,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有23家。前不久,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、中国医师协会主办,中国妇幼保健协会、北京医学会协办的“****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应用30周年健康生殖学术研讨会”在京召开,数十个生殖医学相关单位组成的中国生殖健康创新联盟在会上成立,此举标志着中国生殖健康事业发展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,将促进生殖健康领域更多的创新合作和大数据研究。
中国科学家艰苦卓绝的努力
诸多成绩的取得,与我国医务人员艰苦卓绝的努力密不可分。
1978年,人类历史上的**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,这是人类生命科学发展的里程碑。而此刻,中国关闭已久的国门才刚刚打开。谁也想不到,在当时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下,中国的医务人员正在默默地努力,以北医三院张丽珠教授为核心的“中国人类辅助生殖研究”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。当时,条件非常艰苦,相关文献资料和设备极度稀缺,甚至连卵母细胞的获取都难如登天。即使这样,医务人员仍迎难而上,克服种种困难,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的技术难关。终于,在1988年3月10日,随着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,中国内地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医三院的产房里呱呱坠地。
上一篇: 郑州第三代试管婴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