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管婴儿:辅助生殖技术在进步,亟待完善伦理问题和法规体系 _医学前沿
时间:2021-01-10 12:01:49出处:三代试管阅读:
大宝和二宝今年1岁8个月了,是一对借助辅助生殖技术诞生的同卵双胞胎。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繁忙,兄弟俩平时多由77岁的爷爷奶奶照顾。老两口除了买菜做饭,还要照顾孙子的生活起居,一天从早上五六点小孩起床,忙到晚上。由于接受生殖辅助治疗的夫妻多数年龄偏大,试管婴儿的隔代人也大多在70岁以上
辅助生殖技术进步的同时,伦理和法规也要与时俱进,只有三者协调发展,技术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
取卵手术室外,病人已换上碎花图案的手术服,坐在椅子上等待。
“小燕,你现在体温39.2度,哪里不舒服?感冒了吗?今天你不能取卵了,”准备操作取卵手术的廖希主任向病人宣布这一突发状况。
“啊?那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?”
“是,很遗憾。但体温太高,不适合取卵,术后容易感染,还怕其他并发症。”
“主任,可能是昨晚空调吹猛了。我感觉已经出汗了,我再吃一片退烧药,等一会儿再看看体温好不好。”病人不愿放弃。
廖希摸了摸病人的额头,“不行啊,温度这么高,卵子取出来,质量也不行的。”
病人低头不语。她所谓的“白费的努力”包括:前期夫妻二人全面的体检;每天打促排针、隔2至5天B超监测卵泡大小和抽血化验激素指标,如此持续8至12天;当然,还有一次马上“拥有孩子”的机会。
假如没有突发高烧的意外发生,她被取出的卵子将送到胚胎实验室进行体外受精,并在模拟输卵管的人工环境下培养形成早期胚胎,再放回母体子宫内(胚胎移植)。移植后14天左右,就可以通过测定血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值来判断是否怀孕——也即完成了一个辅助生殖治疗的完整周期。
廖希在为患者实施经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取卵手术。B超屏幕上是卵巢,白色是针头影像,黑圆圈是一个个卵泡,取卵过程要把卵泡液抽吸到试管中
取卵要避开肠管、血管、膀胱,尽量不要经过子宫尤其是内膜层,所以,卵巢位置不好的时候特别需要医生的经验和技巧
穿刺取出的卵泡液被安置在保温试管中,传送到胚胎实验室,在显微镜下捕捉卵子
廖希从事不孕不育症临床治疗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(试管婴儿)专项研究二十余年,现任北京家圆医院业务院长和生殖中心主任。据她介绍,一个治疗周期的***跟女性患者年龄直接相关,35岁以下每次移植的活产率在50%以上。现在患者的数量增多,年龄也不断增大,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从10年前的30岁左右增加到现在的35岁以上。
41岁的时候,晓丹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怀孕,次年生下了宸宸,现在孩子已经1岁4个月了。她庆幸当初选择做试管,“因为我和老公的年纪都比较大,如果自然怀孕,胚胎质量不一定好,成功几率低。做试管选用的胚胎是经过评级的,只选择质量好的进行移植。”晓丹觉得试管技术已经很成熟,国内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,试管婴儿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,“我会很自豪地跟别人说,我有一个试管宝宝,他非常健康。”
1988年,****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(北医三院)诞生,如今她已身为人母,试管婴儿技术在中国也已过“而立之年”。据北医三院院长乔杰介绍,我国每年新生儿中,利用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的占出生人口的1%至2%,超过20万例次。我国已成为试管婴儿诞生最多的国家。
各地辅助生殖中心的数量也随之增加。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发布的《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机构名单》,截至2016年末,全国共有451个辅助生殖机构。但随着近年来不孕不育率的持续攀升,这样的规模,还是难以满足需求。据报道,中国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.5%攀升到2012年的15%左右,患者人数超过5000万,即每8对夫妇中就有1对有不孕不育问题。
廖希每年要操作两千多例取卵手术,看诊不孕不育症患者上万人次。她总结目前影响生育率的三个主要因素:一是女性输卵管问题,这种情况占到就诊患者的一半。它跟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,比如过早进行没有防护措施的性行为诱发输卵管炎症,以及不正规的人流、药流,都有可能导致输卵管问题;二是排卵障碍。一方面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吃的越来越好,体重增加,越不容易排卵。另一方面,大龄女性卵巢功能减退,还有工作、生活压力大,都会造成排卵障碍。三是男性方面的因素,主要是精子数量和质量的逐年下降。此外,环境污染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不良环境接触史(家装、化工厂等)也是造成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。